楚国宗室虽也裁养军队 , 他们却心知肚明 : 举国之内 , 无一将领能与项燕相提并论 , 项燕 , 才是楚秦两军正面交锋时 , 保护他们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。
面对有巨大利用价值的人 , 宗室们总归也多了几分罕见的耐心一一劝谏的若换成旁人 , 早被屈景昭暗中除去了 。
此刻楚王听完项燕这番肺腑之言 , 却仰首笑道 , “ 考将军着实太过多虑 ! 那等田间贱民农夫大字不识半个 , 其才学见识 , 如何能与寡人的令尹相提并论 ? 爱卿不必在意那等乡野愚夫之言 ! 再有 , 上古先民穴居野处 , 得圣人结巢之法而避虫大之害 , 可见世间之事 , 皆因改变而由难转易 …“
他笑眯眯拍着项燕的手臂 , 继续志在必得道 ,“ 列国皆以一两尺之距播种 , 其必万古不变之道乎 ? 非也 ! 当年 , 魏国因率先变法而强大 , 一改三晋局势 ; 秦国因行卫鞅之法而强大 , 一改中原局势 ; 我楚国今愿改农耕之法 , 来日定可一改天下局势 , 此亦变法哉 …“
项燕听得心头都快喷出火了 , 立刻挣脱君王的搀扶 , 路地拜道 ,“ 王上 , 农耕之法乃列国数百年来总结之利法 , 绝不可随意擅变呐 ! 农人学识虽不如令尹高深 , 但他们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, 乃是最了解农稼之人呐 …“
楚王面色沉沉打量着他花白的头顶 , 打量着他固执的胡服劲装 , 眼中划过一抹不耐 , 若非看在这考匹夫善战的份上 , 此等者督牛 , 寡人留他何用 ?
不过转瞬之间 , 楚王面上的阴沉和眼中的不耐统统消失不见 , 取而代之的是亲热笑意 , 他亲自将项燕扶起 , 笑劝道 ,
“ 考将军此言差伟 ! 农人卑贱不堪 , 纵便与土地打一辈子交道 , 又岂能知晓农耕真义 ? 恰似那等卑贱士卒 , 虽在军营战场奔波数年乃至数十年 , 却全然不似考将军这般英勇无敌 , 不过是些滥竿充数之辈罢了 … 反之 , 爱卿且看出身王族之韩非 , 他虽数十年间从未在韩国为官一日 , 却能著书立说引来世间拥趸无数 … 可见 , 高贵之人生而不同 , 寡人与昭让虽从未躬身种田 , 却断定此番变农耕间距之法 , 定能让楚国迎来丰收之年 .
他这话 , 却气得项燕胸膛燃起一团熊熊大火一一在这时代 , 列国颇有盛名之将
领 , 无不爱护手下士卒 。
因为他们比谁都明白 , 上了战场敌我两方势均力敌之时 , 能决定战斗成败走向的关键因素 , 乃是士气 。
要让数十万士卒抛弃对死亡的恐惧 、 将心气拧为一条粗绳 、 在将领的指挥下义无反顾朝着敌军冲去 , 靠的是什么 ? 除了将领的威信 , 还有他们素日将士卒视作同袍兄弟的情义 。
换而言之 , 独木难支 , 每一个将领的功绩 , 皆是靠无数士卒在号角声中冲锋陷阵 、 舍弃性命换来的 , 是以 , 无论是李牧时常在军中杀牛宰羊 , 还是项燕在军营不顾身份之别 、 与士卒同吃同住 , 既是他们拉拢人心之举 , 亦是他们真心善待士卒之举 。
若无士卒 , 何来名将 ?
而无论是士卒还是名将 , 皆是在用性命为君王守护疆土 , 可在楚王心中 , 为守护王族与家园而战的士卒 , 却是卑贱之人 !
项燕悄悄握紧双拳 , 想将心口那股愤澈之气强行憋回 , 哪知越是压制 , 心头源源不断的怒火便愈发如一张密实的火网 , 将他牢牢围拢在其间 , 炽热的火焰烤得他一颗心滚烫难推 , 一句藏在心头数年不敢言的话 , 便在愤怒带来的煎熬间脱口而出 ,
“ 王上 , 昭让若真要劝您变法 , 为何不变朝堂分封之法 ? 秦魏齐赵列国强大之法 , 无一不是从变更朝堂官爵而起 , 列国皆由朝廷任命郡县长官 , 我楚国却任由宗室代代独吞封地 , 日益坐大 … 当年庄王废若敖氏之功 , 如今安在乎 …“
此言一出 , 楚王立刻惊慌地先朝殿门处张望了几眼 , 见无人进来方暗舒一口气 , 一把扯住项燕的衣袖 , 压低嗡音道 ,“ 考将军岂欲害死寡人乎 ? 1“
身为一国君王 , 他自是无比渴盼有朝一日能如先祖庄王那般 , 借叛乱之名将屈景昭三族一网打尽 , 从此将君权牢牢握在手中 。
可他知晓 , 这一日 , 在楚国兴许还要等上很久才会到来一一因为天下列国变法 , 时日少则数十年 , 多则上百年 , 唯有宗室力量最为强大的南方楚国 , 变法之路举步维艰 !
六十年前 , 趁着主导变法的魏文侯与李俚双双去世之机 , 以公叔痞为首的魏国
贵族便对吴起展开了报复 。
吴起逃到楚国后 , 立刻被意图铲除宗室的楚悼王任命为相 , 楚国开始了第一次变法一一在吴起制定的律法中 , 对楚王最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