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40章 反坦克炮  涂抹记忆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军需仓库门前执勤的梅莎特少尉,看到远处有一辆带篷的卡车,正沿着街道朝仓库缓缓驶来。他看清楚卡车前面挂着的牌照,是军需仓库的临时牌照后,心里觉得挺纳闷的,今天仓库里的车一辆都没出去,这辆车又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呢? 一名拿着信号旗的中士也看到了这辆车,他用手肘碰了碰梅莎特,好奇地问:“少尉同志,那辆车好像是仓库的车!” “牌照倒是仓库的,可今天仓库没有车出去啊。”梅莎特吩咐中士:“让车停下来!”中士立即上前两步,冲着正驶过来的卡车,挥舞手里的信号旗,示意对方停车。 等卡车一停,梅莎特便带着中士上前,想问问这辆卡车是从何而来,到仓库做什么。他刚来到车旁,司机就探出头,笑着说道:“梅莎特少尉,原来是您在执勤啊。” 司机一说话,梅莎特立即就认出,对方是前几天到城南去送军服的,不过去了以后,就再也没有回来。由于在战争期间,常有运输车辆被前线军队征用的情况,少尉对这种事情早已司空见惯,还以为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司机,没想到今天他却自己回来了。 “你一个人吗?”梅莎特一边问,一边探头朝驾驶台里望。 “少尉同志,还有我。”坐在司机旁边的索科夫连忙朝少尉挥挥手,笑着对他说:“我是到仓库里来领装备的。” 梅莎特看清楚坐在车里的,是前几天来领专门的那位少校,连忙抬手朝对方敬了一个礼,公事公办的说:“少校同志,请出示证件!” 索科夫连忙掏出罗科索夫斯基写的便条,夹在自己的军人证里,隔着车窗递了出去。梅莎特接过证件,仔细地翻看着,特别是罗科索夫斯基的那张便条,他更是反复察看笔迹,在确认无误后,将证件和便条递还给索科夫,随后冲站在门口的战士喊道:“把路障搬开!” 卡车在仓库的停车区停下,索科夫下车后,带着阿西娅来到了军需官办公室的门口。虽然门是虚掩着的,但索科夫还是礼貌地敲了两下门,听到里面有人喊:“进来吧!”他才伸手推开房门走了进去。 正在桌后伏案工作的军需官,听到有人进门,头也不抬地问:“有什么事情?” “中校同志,”索科夫走到桌前,笑着对军需官说:“我是来领装备的。” 军需官听到这个声音有点熟悉,一抬头,却看到了一张他最不想看到的脸。想到此人上次从自己这里讹了一箱肥皂的事情,他就气不打一处来,他板着脸没好气地问:“索科夫少校,你又到这里来做什么?” “中校同志,我到这里来,还能是做什么,当然领装备的。”索科夫将罗科索夫斯基所写的纸条,放在了军需官的面前,笑嘻嘻地说:“这是司令员同志写的条子。” 军需官拿过条子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,立即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:“我这里没有反坦克步枪,别说二十支,一支都没有了。” 索科夫以为是军需官故意刁难自己,便陪着笑说:“中校同志,我的营装备的都是轻武器,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,上次为了炸毁一辆敌人的坦克,我们牺牲了七八名战士。如果二十支反坦克枪给不了,那给十支也行。有了这种武器,将来面对敌人的坦克时,我们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。” 军需官把罗科索夫斯基的便条往桌上一放,叹了口气说道:“索科夫少校,不是我不给,真的是仓库里没有。各师都缺乏反坦克武器,因此这种反坦克步枪成了抢手货,每次后方的补充一到,就立即被一抢而空。” “中校同志,”眼看反坦克步枪是得不到了,索科夫只能退而求其次:“就算没有反坦克枪,您总要给我们一点别的反坦克武器,总不能每次都让我们的战士,抱着集束手榴弹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吧。” 军需官想了想,反问道:“索科夫少校,你的部队里有炮兵吗?” 听到军需官的提问,索科夫连忙点了点头,说道:“有的,有一个炮兵排,不过到目前为止,一门火炮都没有……” “行了,有炮兵就行。”军需官不等索科夫说完,便打断了他后面的话:“军需仓库里还有一门反坦克炮,摆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了。今天我就自作主张,送给你们了。” 军需官领着索科夫和阿西娅,来到一个仓库前,他指着墙边的一门炮管长长的火炮,说道:“就是这门zis-2式57毫米反坦克炮,炮管长4米,全重1150公斤,最大射程8400米,最大射速13-15发/分钟。” 索科夫原以为军需官给自己的反坦克炮,充其量是有“敲门砖”之称的37毫米反坦克炮,没想到却是一门5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。就在他对这门反坦克炮爱不释手时,又听到军需官说:“由于这种火炮的造价昂贵,比同类火炮贵十倍左右,因此只生产了371门。至于炮弹嘛,喏,墙边的四个箱子里,装的都是这门炮的炮弹。” 听说旁边的箱子里就装着炮弹,索科夫立即兴高采烈地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,等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,不禁皱起了眉头:“中校同志,怎么一箱只有三发炮弹啊?”他的心里忽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,二营长的意大利炮都还有十七发炮弹呢,而自己在仓库里领的这门反坦克炮,居然只有十二发炮弹。 “没办法,”军需官耸了耸肩膀,无奈地说:“这种火炮在去年十二月就停产了,所以配套弹药的生产也就停止了。就只有这么多炮弹,你要的话,就拿去;不要,我也不勉强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