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两个刁民碰瓷了  忧郁笑笑生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黄文运一下子泄气了,

涉及到旗人,顺天府大概率不管。

而是踢皮球,让所在旗的都统衙门去审。

……

会首又低声分析道:

“一旦案子落到了都统衙门,旗人坐堂官就会帮亲不帮理。”

“旗务和民务,是两轨。”

“您奈何不了他们,当然他们也奈何不了您,这案子就拖着耗着。对您不利!”

黄文运的脑瓜子开始了飞速的盘算,

吐出一句话:

“2000两,私了。”

“管家,你陪着会首一起去。告诉那个小王八蛋,见好就收吧。”

……

一顿讨价还价,

两方达成了共识,2000两,这事就算抹掉了。

大宋的瓶子,和少爷的医药费,都包含在内了。

多隆被合伙人扶着,一瘸一拐的走了。

临走时,还没忘了拿走包袱。

瓷片是假的,可瓶子底座却是真的。

从琉璃厂花5两,买的。

古董这行,鉴定瓷器首先看足(底座)。

所以说,做哪一行都要专业。

若是足也是假的,黄文运定然要翻脸,扭送到官府去。

“多爷,您介演技绝了,嘿。”

“咱旗人,天生就有演戏的天赋。”

合伙人是津门混混,听不懂这话里的含义。

正宗的百京人都懂!

生活在皇城根,天天耳濡目染。

帝王将相,一上朝就算是扮上了。

嘴里说的都是戏文。

一个个忠臣良将,各居其位。

再加上,戏园子文化,没事唱两句,不怯场。

这就好比,

山东人天生就热衷考科举,走仕途。

广东人爱做生意。

都浸透在骨髓里了,不用学。

……

没一会,

江西会馆的会首,匆匆赶来了。

“100两,少了点。”

“你们也忒黑了吧,就一个破瓷器,要了2000两。”

合伙人立马不愿意了:

“爷们,你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。您不也是帮凶吗?”

“那位可是您老乡啊?”

会首语塞,沉默,

攥着100两面值的银票,不愿离开。

哪儿还有一丝,30年前赣州小神童的风采。

多隆瞧了一眼,会首两鬓的白发。

知道这是个中年京漂,多半还是个读书人。

又推过去10两银锭。

“得闲了,前门大街裕泰茶馆,一起喝茶,以后都是朋友。”

会首收了,笑了一下。

“谢谢。”

看着会首离开时佝偻的背影,在寒风中飘忽的衣角。

多隆不知道怎么地,

心里有一点发酸,也许20年后,自己混的还不如他。

人家至少有一肚子墨水,

还有个会馆的差事干着,旱涝保收。

合伙人收起银票,笑嘻嘻的一拱手:

“多爷,咱们也就此别过?”

“江湖路远,好走。”

多隆揣着一叠银票,呆坐了半天。

突然,一起身。

再去镶白旗都统衙门。

……

文大人惊愕的看着这个年轻人,

似乎有一些陌生感,明明几个时辰前才见过的呀。

“小多子,你咋又来了?”

“文大人,您看这些够吗?”

三锭银子,悄悄摆在了桌子上。

30两。

不错,此子懂事了。

“哟,小多子,你这是从哪儿借来的?”

“一个朋友。”

“啧啧,你这朋友处的值。这年头,愿意借钱的朋友,比八大胡同的清倌人都招人稀罕。”

文大人收了银锭,

翻开了陈旧的簿子,在上面写了几笔。

步军统领衙门,

缉盗营书办,多隆就此上线了。

回到家中,

多隆又把喜讯告诉了母亲,家中喜气洋洋。

“你哪儿来的钱?”

“一个朋友,家住城外的,为人仗义,是个汉人。”

母亲连声嘱咐:

“将来发了饷别乱花,记着还人家。逢年过节,还得提上些精致的点心酒菜,别失了礼数。”

“哎。”

……

第二天,

多隆没有去茶馆,而是揣着银票,买了些东西。

拎着去了姐夫家。

姐夫也是旗人,在一个绝对清水的衙门里,应着差。

刚一进门,

就听到了吵闹声,哭喊声。

姐夫气急败坏:

“你个败家娘们,我一月还挣不到3两银子。你就全拿回娘家?”

“那是我亲弟弟,有了差事就能还上。”

一个鼻涕娃溜出来了,兴奋的喊道:

“舅舅。”

多隆蹲下,打开纸包,

“酱肘子,好香,谢谢舅舅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