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21章 归国前,我还有一些大胆的 不成熟的  忧郁笑笑生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站通州,根据事先说好的,以旧换新,自由挑选一艘船。

码头上,一艘1000料大船,8成新。

正在卸货,似乎是一艘商船。

史密斯点点头,

从水手的眼光看,船况不错,很适合内河航运。

黄大圣立即领会,告诉随行的八旗武官:

“就这艘吧?”

“好。”

这位身穿棉甲,威风凛凛的八旗汉子一挥手,

接下来的手续,由朝廷的兵丁完成。

直接把船主抓下来,暴打一顿。

告诉他,这艘船,属于赛里斯友人了。

而他,则到要去津门港口,那里有一艘破船,归他了。

……

返航的时候,

是从通州,走大运河南下,最后进入长江。

朝廷派出了4艘战船,沿途护送。

要求是送出长江口,就算完成了任务。

这一路,

有战船开道,有纤夫拉船。

使团众人们天天看风景,表面轻松,实则紧张。

临行前,

李郁交代了一个任务,记录大运河(通州到扬州段)的一切情况。

越细致越好!

包括但不仅限于:

河道宽度,深度,流速,沿途城镇,码头,堡垒驻军,船只数量,河道走向,水闸关口,沿岸人文。

每到一处城镇,黄大圣就询问陪同的官员。

总能得到最详细的介绍,还有吹嘘。

他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,博得了极大的好感。

他惊讶的发现,李郁说的完全正确。

大清官吏没有保密意识,什么都敢说。

一顿小酒,

甚至指着岸上的关卡,说这里有多少兵。

从北往南,关卡有津门,临清,淮安,扬州,浒墅关(苏州),北新(杭州)。

每一处均派驻官吏,驻扎绿营兵丁。

来往船只接受检查,交纳赋税。

而且,

京杭大运河各段的流向不是一致的。

有的往南,有的往北流。

更有一些关卡,水位不同。

船只需要进过闸口,人力抬升。

一路上,

他以钓鱼为借口,悄悄的测量了部分水深。

鱼线上挂的不是饵料,而是铁锭。

深度,3米到7米不等。

宽度就靠目测,平均在二三十米。

……

史密斯一路上都不敢说太多。

只是看着来回穿梭的船只,感叹东方富庶。

根据李郁的要求,

他们分别在临清,淮安,扬州,各选了一个时辰,数过往船只数量,以及类型。

得出了一个惊讶的数字,

一个时辰内,淮安段经过的船只高达120艘。

其中战船,渔船占比很小。

商船最多,客船其次。

若是在漕运季节,还要更繁忙。

船只从200料到1000料,多是三桅平底船。

还要一个现象,

沿岸码头纤夫多。

随便找个头目,谈好价钱,1里路一个人2文工钱,拉着船前进。

尤其是不顺水,又无风的时候。

中式硬帆,很难借助逆风,横风。

黄大圣粗粗一算,

沿河的纤夫,力夫,不少于4万人。

路过扬州府的时候,

使团还上岸参观了瘦西湖,繁华的府城。

史密斯依旧是震惊,惊叹,

还得到了盐商的几千两馈赠,大概是看在皇上的份上。

真是富得流油啊,

一时间,他竟然有些舍不得走了。

什么马帮,能有这种利润啊。

一个想靠双手勤劳挣钱的云南汉子,就这样被李郁给带歪了。

……

18天后,进入长江,

就是另外一副场景,烟波浩渺。

史密斯依旧是震惊,夸赞,

他学会了竖起大拇指,睁大眼睛说:

“太美了。”

随行官员的腰杆子,都挺直了几分。

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

到了崇明,船只补充淡水,给养后,就该分手了。

史密斯哇哇大哭,

抱着送行的礼部官员,叽哩哇啦说了好多话。

翻译过来,大约就是:

舍不得大清,舍不得皇帝,舍不得离开,这里简直是蛮夷的天堂。

ap;lt;divcss=ap;ot;advap;ot;ap;gt;如果可以的话,我宁愿在这生活一辈子

我愿,生是大清的臣,死是大清的鬼。

礼部官员们频频点头,表示会汇报皇帝陛下。

本以为就此结束了,

史密斯又捧出了几盒子珠宝。

在场最高的一位官员,有些怀疑的问道:

“你们这是?”

黄大圣翻译道:

“请不要推辞,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。”

众人对视几眼,决定收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